close
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,若不幸家中已有大X、頂X、福X...等油品,沒有發票無法退貨該怎麼辦?

因為都買到了這樣的油品,幸運點有發票我們就去退貨吧

如果沒有呢?難道直接倒掉嗎?

NO!NO!NO~油千萬不可以隨便倒掉,除了汙染環境,被抓到要罰錢,且還有可能會害自己家水管堵住...

所以我來分享給各位- 回收油家事皂 做法

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怎麼做,這次我元全用圖片一步驟一步驟說明

 

今天的主角剛好是大X的油,這不是我特地去買的,而是之前參加社區大會時送的,當時還滿開心的說,沒想到就這樣中鏢了....

不過好在我根本連開都沒開過,但既然是送的一定是沒辦法退了...幸好還有做皂這條路...

 

一、我們先看一下主角的成份,恩...是芥花油+橄欖油...

 傳說中的... 商品標示成份是芥花跟橄欖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二、準備家事皂的材料(椰子油、調和油、氫氧化鈉、水)並算出皂化價,調和油的皂化價我就取皂化價比較低的芥花油計算

準備材料-椰子油、調和油、鹼、水  

 

三、將氫氧化鈉與水混合

混合鹼水    

 

四、一開始還是要用力攪拌10分鐘,讓油跟鹼水充分混合

用力攪拌約10分鐘  

 

五、熱製皂有兩種方式,一個可以選擇放到電鍋蒸,另一種就是隔水加熱法

基本上電鍋是最方便的,也比較安全,不需要一直確認煮的狀況

但今天為了示範熱製的整個變化過程所以選擇隔水加熱法

開始隔水加熱  

 

六、隔水加熱10分鐘後

皂液開始像是豆花的樣子,雖然是隔水加熱,但想到還是要不時去攪拌一下(因為擔心火侯會讓皂液焦掉)

隔水加熱10分鐘,像豆花  

 

七、隔水加熱20分鐘後

照片可能不明顯,但其實白色部分又更多一些了,像是很濃的味增湯

隔水加熱20分鐘,像很濃的味增湯  

 

八、隔水加熱一小時後,皂液已經呈現OVER TRCAE狀,一般手工皂書俗稱的美乃滋狀,此時再去攪拌時,可以看到已經變很硬了(如右圖)

隔水加熱1小時,呈現over trace狀 隔水加熱一小時後再稍微攪拌,已經很硬了

 

 

九、拿出酚酞指示劑開始測試(酚酞是一種弱有機酸是一種常用的酸鹼指示劑)

 

酚酞指示劑-測試酸鹼用

 

 

十、測試已經加熱一小時的皂坨,滴下酚酞指示劑後皂坨馬上變成鮮豔的紫紅色,這表示皂坨的PH值還在10以上

還不適合拿來使用,皮膚敏感點的人這時碰到可能還是會有點刺痛或搔癢感

 

測試已加熱1小時的皂坨,呈現紫紅色表示PH值為10以上

 

 

十一、已加熱1.5小時的皂坨,已經越來越硬了

再度測試已加熱1.5小時的皂坨,滴下酚酞指示劑後顏色顯示變的比較淺的粉紅色,這表示經過熱製1.5小時後PH值已經降到9-10左右了

到這邊,如果不想再熱了其實也可以,就加入香味後入模,但強烈建議到這邊就停住的朋友,你的皂要放1-2週讓他鹼性再降低後再用

已加熱1.5小時  再度測試家熱1.5小時的皂坨,顏色已較淺,變為粉紅表示PH值為9-10左右    

十二、加熱將近兩小時,皂坨我就不拍了,反正都一樣

這時再滴下酚酞指示劑確認,已經接近透明,表示PH值已到7-9,這肥皂基本上已經可以用了,但為了美觀,我們還是入模吧~

加熱接近2小後時後再度測試已接近無色,表示PH值為7-9之間

 

 

十三、找個喜歡的模入模,這時的皂坨其實已經很硬了

若要加味道我建議不要加太多,因為熱製皂中不像冷製皂一樣有強鹼會破壞到精油會香精,所以量少少的就已經很香了,加進味道後盡快用力攪拌吧

因為皂坨在冷卻後會很快變硬,動作越慢入模會越痛苦(如果沒有模也可以自己手捏,就會呈現非~常古樸的感覺...)

入模後也不需要保溫,直接放著等大約1-2天就可以脫模使用了喔

※ 還是提醒,如果皮膚很敏感的人就還是放個一週吧~

入模照  

 

以上,介紹完畢,希望大家喜翻~

 

一般大部分會拿來熱製的皂都是以廢油為優先,且普通家庭也不會沒事有一堆廢油....又不是每家都在賣雞排...

且一般會製作手工皂者,還是會優先考慮使用冷製法盡量保留油品本身的營養

 

那這次的油雖然不是廢油,但考量到是調和油,有皂化價計算上的些微誤差(雖然不大),且可能會讓冷製皂在製作上及晾皂上出現更多不穩定因素。

所以直接使用熱製法,熱製法的優點是可以讓皂整個皂化更完全,且做好的皂可以快速使用,另外就是看到這些油就難過不如拿來做皂....

至於油的營養...因為會經過至少1.2小時以上的高溫加熱,所以基本上我個人是建議就直接做家事皂就好了喔(畢竟碗盤不需要營養只要乾淨...)

若要做沐浴皂也是同以上做法,但洗感就看個人膚質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ren 的頭像
    karen

    Karen Soap

    ka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